多參數普適型監測綜合站
多參數普適型監測綜合站
水利工程建設 - 其他
設備簡介:
多參數普適型監測綜合站是我公司在總結多年地質災害監測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地質災害監測要素和誘發地質災害發生形變因素所研發的一款新型普適型監測設備。通過不同技術路線和關鍵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多元化低功耗MEMS深耦合、多傳感智能融合、多參數數據采集選配和供電管理一體化、秒級數據采集和高效核心算法、端云結合聯動預警五大功能。
設備依據《地質災害自動化儀器監測預警規范》《地質災害監測數據通訊技術要求》將GPRS/4G公網通訊、loRa通訊,以及傳統無線通訊相融合,實現多參數數據采集、計算、傳輸、預警。
設備以智能終端為核心,根據需求通過配置形成單項數據采集產品或多項參數數據采集產品。具備一發四收功能,實現數據同步傳輸、聯動預警、遠程遙測、遠程升級與遠程管理。
性能特點:
與其他類型的普適型設備相比較,具備如下功能特點:
? 支持GPRS/4G、LORA及與多中心數據通信;
? 數據采集:裂縫儀、測斜儀、傾角加速度計、液位計、壓電雨量傳感器、土壤墑情、雷達水位計、物位計、電池電壓、太陽能板電壓等數據;
? 支持采集頻率、上報頻率、加報閾值、報警閾值、平臺數據遙測、遠程校時等功能;
? 支持串口/遠程參數配置;
? 支持遠程控制管理;
? 支持遠程設備參數查詢及遠程升級功能;
? 支持設備狀態信息和系統運行狀態自動上報功能;
? 支持電池/太陽能電壓監測;
? 支持鋰電池/蓄電池的選配;
? 支持多種工作模式;
? 報警功能:監測數據越限,立即上報告警信息并且可外接蜂鳴器實現現地報警;
? 存儲功能:本機循環存儲數據,掉電不丟失,可以查詢和導出歷史數據。
應用場景:地質災害地表相對位移監測;露天采礦、公路、鐵路高邊坡穩定性監測;水利水電大壩、尾礦庫壩體表面相對位移監測;排土場壩體(邊坡)表面位移監測;農田、灌溉區域、農作物等監測;礦山生態環境監測;自然災害、河流監測。
技術參數:
表1 多參數普適型監測綜合站技術指標
性能參數: | 備注 | |
采集時間 | 0S~24H(可設置) | |
上報時間 | 0S~72H(可設置) | |
RS232接口數量 | 1 | |
-5-+5V接口數據 | 1 | |
RS485接口數量 | 5 | |
脈沖開關接口 | 2 | |
抗噪時間 | 大于8秒 | |
自動校零時間 | 30~3600秒(可設置) | |
通訊協議 | 《地質災害自動化儀器監測預警規范》《地質災害監測數據通訊技術要求》 | |
可配置波特率 | 2400/4800/9600/14400/19200/38400/56000/57600/115200 | |
平均電流 | 小于50mA(鋰電池14VDC/蓄電池12VDC) | |
物理特性: | ||
供電方式 | 太陽能+鋰電池(內置供電可滿足連續30個陰雨天正常工作) | |
工作溫度 | -20℃~+80℃ | 優于《地質災害自動化儀器監測預警規范》DZ/T 0460-2023標準,標準為-20℃~+65℃ |
工作濕度 | 0~98%RH(無凝結) | |
防護等級 | IP67 | |
電氣指標: | ||
電壓 | DC10~18V | |
通訊方式 | 移動通信、低功率廣域網、衛星通信 | |
采集數據技術參數: | ||
雨量測量范圍 | 0~8mm/min(毫米/分) | |
雨量測量精度 | ±4% | |
雨量分辨率 | 0.2mm | |
管式含水率測量范圍 | 干土~飽和土 | |
管式含水率測量精度 | ±4% | |
裂縫計測量范圍 | 0~50/100cm(可選) | |
裂縫計測量精度 | ±0.1%F.S | |
傾角計測量范圍 | ±30° | |
傾角計測量精度 | ±0.1° | |
加速度計測量范圍 | ±2gn | 標準重力加速度gn =9.80665m/S2 |
加速度計測量精度 | ±1×10-3gn | |
泥位計測量范圍 | 0.4~40m(可選) | 優于標準,標準為0.6m~40m |
泥位計測量分辨率 | ±0.1%F.S | |
地下水位測量范圍 | 0~30m(可選) | |
地下水位測量精度 | ±0.1%F.S | |
測斜儀測量范圍 | 垂直方向±12°水平方向±12° | |
測斜儀測量精度 | ±0.01%F.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