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4-20來源:人民日報
第七屆世界水論壇在韓國閉幕
中國治水思路獲贊譽
4月17日,第七屆世界水論壇在韓國落下帷幕,此次會議主題是“水——人類的未來”。在6天的時間里,會議圍繞氣候變化、災害、能源等議題開展400余場討論,與會代表就制訂全球未來水發展目標、實施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創新水管理技術等重要問題進行探討。此次論壇上,中國聲音引人關注。
中國水利部副部長矯勇受邀主持“水—能源—糧食紐帶關系”部長圓桌會。他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論述國家水安全時,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強調“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這為在更大空間尺度和更廣泛領域處理水、能源、糧食安全問題提供了理論指導。
矯勇介紹了中國的實踐經驗。他說,處理好水、糧食和生態安全的關鍵在于節水。中國在解決了13億人吃飯問題的同時,為應對地下水超采、土地過度使用等生態問題,實施了高效農業節水、農業生態休養生息等戰略。
矯勇表示,解決水、能源和糧食安全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廣集約綠色發展模式,保證水和土地等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中國愿在水、能源、糧食領域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各國分享技術和經驗。
“這一番話很振奮人心!”圓桌會議結束后,聯合國秘書長水與衛生顧問委員會主席烏希·艾德向本報記者表示,中國政府對于水、能源和糧食這一紐帶關系有著清楚的認知,這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水資源供求不均衡等問題的解決和各國間在相關領域的合作。
4月16日,中國國務院印發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堅持系統治理、改革創新理念,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原則,突出重點污染物、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科技的支撐作用和法規標準的引領作用,加快推進水環境質量改善。在此次論壇上,中方對這一新的治水方針進行了闡述,表示目前正在開展新一輪大規模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這引起了出席論壇專家學者的關注。
韓國綠色國土水管理研究所所長申鉉釋告訴本報記者,百余年前,英國倫敦的城市建設帶來了很多環境問題,日本東京、韓國首爾也經歷了類似階段。在他看來,中國了解這些國家的城市在發展中遭遇的問題,在環境和水資源利用上,中國一直努力避免這些問題。
“在過去的10年間,水問題在全球政治議程中越來越引人注意”,世界水理事會主席貝內迪托·布拉加向記者表示,他相信中國在水利設施融資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
對于中國作用,全球環境基金主席石井菜穗子也充滿期待。她對記者表示,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其發展戰略,這令人印象深刻,在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中國發揮的作用將越來越顯著。
(人民日報駐韓國記者 陳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