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8-08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8月8日電 (尹深)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網站消息,自6月下旬以來,貴州省大部分地區出現了長時間晴熱高溫天氣,江河來水持續偏枯,水利工程蓄水急劇下降,全省旱情呈迅猛發展態勢。截至8月8日統計,全省有80個縣(市、區)出現旱情,農作物受旱1778萬畝,其中重旱608萬畝、干枯300萬畝,有248萬人、105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臨時飲水困難,因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75億元。目前,全省已累計投入抗旱資金5.867億元,解決了211萬人、85萬頭大牲畜的因旱臨時飲水困難。
據了解,夏伏旱發生后,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趙克志、省長陳敏爾多次作出批示和指示,并親自率隊深入桐梓、紫云、長順等地察看旱情災情,慰問受災群眾,指導抗旱工作。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對抗旱救災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省防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堅定不移地把抗旱救災作為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投入到抗旱救災工作當中。
一是科學研判旱情,強化應急響應。省防指兩次召開全體成員會議,對抗旱救災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同時根據旱情災情的發展變化,及時召開抗旱會商會,對旱情進行分析研判,并先后啟動抗旱Ⅳ級和Ⅲ級應急響應。遵義、銅仁、黔東南等重旱市(州)也啟動了抗旱應急響應。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確保飲水安全。省防指全力組織旱區水利部門摸清抗旱水源現狀,落實旱區人飲解困方案,組織編制全省城鎮應急供水方案。同時,加強飲水解困分類指導,采取水庫供水、應急調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多項應急措施。自夏伏旱發生以來,貴州省累計新建提水、引水等應急水源工程2342處,解決130.7萬人、41.2萬頭大牲畜臨時飲水困難。
三是深入抗旱一線,加強檢查指導。旱情發生后,按照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全省各地共組織2萬多個工作組深入受旱地區,指導幫助旱區開展抗旱救災工作,其中全省水利系統共組織451個工作組、投入技術干部7576人。
四是組織機動力量,強化抗旱服務。省水利廳組織4支水利抗旱打井隊赴桐梓、紫云、長順、黔西等重旱區開展抗旱打井。全省80多支縣級抗旱服務隊全部深入旱區田間地頭,為群眾拉水送水和進行集中連片澆地。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抗旱服務隊共出動2600多次,動用抗旱機具14.4萬臺套、拉水車輛1.75萬臺,累計解決了73.43萬人的臨時飲水困難,完成流動澆地103萬畝。省武警消防總隊成立 “紅水桶”抗旱救災突擊隊230支,設置便民供水點520處,出動抗旱救災車輛7769臺次,累計為群眾送水和抗旱澆地用水8.79萬噸。
五是統籌抗旱水源,實施科學調度。各級水利部門充分利用各種水源,優化調度水利工程,強化用水管理,加大節水力度,使有限的水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特別是加強了對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應急調度,優先保障城鄉群眾生活用水。息烽縣實施魚簡河水庫調水入紅馬水庫,減輕縣城供水壓力。桐梓縣加強縣城天門河水庫調度,保障縣城供水安全。據統計,目前全省已調度水量2.2億立方米、引提水量1885萬立方米。
經過貴州省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當前全省抗旱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8月8日統計,全省日投入抗旱勞力246萬人,開動泵站5036處,投入抗旱機具27萬臺套,出動運水車輛15493臺,累計投入抗旱資金5.867億元(其中含省財政安排的抗旱資金2500萬元、民政救災補助資金9536萬元),完成抗旱澆地面積220萬畝,解決了211萬人、85萬頭大牲畜的因旱臨時飲水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