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3-03來源:水利部網站
本站訊 廣東重大水利建設工程之一——北江引水工程,在滿足建立防控體系、全面衛生消毒、開展宣傳教育、實施封閉管理、配備防控物資、做好食堂管理和落實應急措施等7項在建水利工程復工條件后,已有序復工,其中重點施工標段復工率約90%。
編制防控預案 做好復工準備
為做好復工工作,項目業主單位認真編制工程總體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采取領導在崗、人員輪崗上班、在家同步辦公等方式開展工作,并第一時間組織設計、建設、監理等單位結合各自工作實際編制具體預案。同時按要求配備防疫物資,截至2月28日,項目業主單位累計到位口罩1550個,溫度計62只,消毒液6支,洗手液13支,免洗洗手凝膠40瓶,醫用酒精3桶,一次性手套1000只。項目施工單位累計到位溫度計 53支,口罩9730個,消毒液180升,洗手液50支,免洗洗手凝膠101瓶。
落實落細防控措施 建立返粵人員臺賬
對返粵人員建立臺賬,并在項目施工區域設置專門的獨立隔離場所(含就餐和住宿)。排查各參建人員是否到過疫區、是否接觸過疑似或確認病例人員等情況。對從重點疫區(湖北省)返回,或與重點疫區人員有密切接觸,或返粵前所居住小區(村莊)范圍內已出現疫情的人員進行隔離,并進行連續14天體溫監測,發現異常立即按防疫指引要求就醫并上報處理。
建立體溫檢查和口罩佩戴準入制度,加強消殺工作。要求進入辦公區域及施工區域的人員均佩戴口罩,對所有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并做好臺賬登記,及時監控人員健康狀況。此外,設置口罩棄置點,引導人員正確處理廢棄口罩,避免造成污染;每天使用消毒液對辦公區域進行消毒;每次使用公務車輛后均對車輛進行清潔、消毒并做好登記。
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各參建單位及時通報官方發布疫情信息,提醒參建人員依法防控,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在辦公區、生活區增設宣傳欄、掛圖、張貼預控措施標語,并通過短信、微信、廣播等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制作并下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護》《公司復工復產防疫衛生健康教育培訓》,引導廣大職工依法科學有序防控疫情。
防控復工兩不誤 工程建設有序開展
位于廣州花都區獅嶺鎮集賢村的4#隧洞長約11.4公里,屬于特長隧洞,施工總工期42個月,采用TBM硬巖掘進機掘進,為整個工程的咽喉和難點重點工程。該重點工程標段于2月14日達到復工要求,返崗施工人員在接受復工復產安全教育培訓后,于2月15日進場復工施工。施工現場實施封閉管理,施工人員實行實名制管理,外來人員不得進入施工現場。同時,嚴格實施體溫檢測、獨立用餐、定期消毒等各項防疫工作制度,項目業主單位與當地政府和防疫部門建立了聯動機制,確保疫情防控工作納入當地統一管理。截至2月28日,該重點工程標段的施工單位返崗復工率約為90%。
廣州北江引水工程是廣州市構建多水源安全供水保障體系,完善中心城區應急備用水源,解決花都區、廣州空港經濟區、白云區等北部片區供水需求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廣東省重點水利建設項目和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項目。
工程從北江清遠段取水,通過配套管網,將北江水輸送至花都新建水廠。工程包括北江水源工程、新建配套水廠和配套管網三部分組成,輸水主線路長約26公里,其中全線隧洞段長約16.6公里,占項目輸水主線路長度的64%,工程年供水規模近3億立方米。
工程建成后對廣州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滿足廣州北部地區中長期供水需要,對推動廣清一體化以及廣州北部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