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文在线观看-国产中文在线播放-国产中文在线-国产中文原创-香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香蕉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地方水利

陳雷在第五屆中瑞防洪減災研討會上的主旨報告

時間:2012-04-17來源:水利部

 

新時期的中國水利改革發展

—在第五屆中瑞防洪減災研討會上的主旨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部長 陳雷

2012412日)

尊敬的瑞士聯邦環境署副署長高滋先生、瑞士聯邦能源署署長斯特恩曼先生、瑞士駐華公使莫雅林女士、聯合國秘書長水與衛生顧問委員會水與災害工作組組長尾田榮章先生,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在鶯飛草長的江南四月,在春意盎然的美麗杭州,我們高興地迎來了第五屆中瑞防洪減災研討會,就雙方共同關心的水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首先,我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向出席本次會議的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中國防洪減災事業的瑞士各有關方面及聯合國秘書長水與衛生顧問委員會特邀嘉賓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就新時期的中國水利發展與大家進行交流研討。

一、中國水利概況及面臨的挑戰

中國南北跨度大,地勢西高東低,人口眾多,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水情主要有六個特點:一是水資源相對短缺。中國水資源總量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21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平均每公頃耕地水資源量21600立方米左右,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二是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60%-80%降水量和河川徑流量集中在汛期,年際間豐枯變幅大,連續幾個豐水年或連續幾個枯水年的情況時常發生。北方地區國土面積占全國的64%,人口占46%,耕地占60%GDP45%,而水資源量僅占全國的19%三是河流水系復雜。流域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達5萬多條,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700多條。河流上游地區河道較窄、比降大,沖刷嚴重;中下游地區河道較為平緩,一些河段淤積嚴重。四是暴雨洪水頻發。大部分地區夏季濕熱多雨,短歷時、高強度的局地暴雨頻繁發生,長歷時、大范圍的全流域降雨也時有發生,每年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臺風災害。五是干旱威脅嚴重。約有53%的國土面積為干旱半干旱區,北方地區十年九春旱,長江以南地區有的年份伏旱嚴重。2009年秋冬以來,云南省等西南地區連續3年遭遇干旱災害。近年來,旱災從傳統的農業擴展到城市、工業、生態等領域,已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六是水生態環境脆弱。中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近1/3國土面積存在不同程度水土流失,中國水土流失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相當于GDP總量3.5%。森林覆蓋率較低,自然濕地面積較少。草地退化、沙化、堿化嚴重。內陸河流域生態環境容量普遍較低。

中國政府始終把興修水利、防治水害作為治國安邦的大事,領導人民開展了氣壯山河的水利建設,建成江河堤防近30萬公里,水庫8.78萬座、總庫容7162億立方米,重點蓄滯洪區94處,全面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災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環節建設,防洪能力顯著提升;戰勝了嚴重洪澇干旱臺風災害,成功化解汶川特大地震次生災害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威脅,創造了世界上成功處置特大型堰塞湖的奇跡,開創了中國處置大方量水下堰塞體、疏通大規模泥石流淤堵河道的成功范例;興建了大量蓄引提工程和水資源配置工程,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超過7000億立方米,解決了3億多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提前6年實現聯合國水與衛生千年發展目標;初步形成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體系,有效灌溉面積達到6033萬公頃,居世界首位,實現了2004年以來的糧食產量“八連增”;節水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全國用水效率效益明顯提高,萬元GDP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十一五”期間分別從304立方米、169立方米降到192立方米、108立方米(2005年不變價),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1,農業用水連續30多年保持零增長;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0萬平方公里,年均減少土壤侵蝕量15億噸以上,重點生態脆弱河流和地區的水生態系統逐步得到修復;全國水電裝機容量達到2.3億千瓦,位居世界第一,通過發展農村水電累計解決了3億多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水利事業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生產生活條件,為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基礎保障。

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中國水利還面臨諸多新的挑戰。一是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劇,局地突發強降雨、超強臺風、區域性嚴重干旱以及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多,防災減災任務十分艱巨。二是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保障供水安全壓力越來越大。三是人增地減水缺日益凸現,農田水利建設相對滯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水利基礎還不穩固。四是經濟發展方式較為粗放,水資源過度開發、無序開發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在一些地方還比較突出。

二、新時期中國水利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水問題,2011年相繼出臺1號文件、召開最高規格水利工作會議,從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明確了今后10年水利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以中央名義出臺的第一個水利綜合性政策文件,第一次以中央名義召開的水利工作會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新時期中國治水的總體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民生優先,堅持統籌兼顧,堅持人水和諧,堅持政府主導,堅持改革創新,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加快從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從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向預防保護、綜合治理、生態修復相結合轉變,從水資源開發利用為主向開發保護并重轉變,以水利的科學發展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民生水利,把群眾直接受益的基礎設施作為水利建設優先領域,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飲水安全放在防汛抗旱工作首位,把維護人民基本需求和合法權益放在水利管理和改革突出位置,著力構建保障民生、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發展格局。

新時期水利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大體系,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一是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重點城市和防洪保護區防洪能力明顯提高,抗旱能力顯著增強。二是基本建成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全國年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城鄉供水保證率顯著提高,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萬元國內生產總值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明顯降低,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以上。三是基本建成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明顯改善,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全面達標,重點區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地下水超采基本遏制。四是基本建成有利于水利科學發展的制度體系。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進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資源節約和合理配置的水價形成機制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運行機制基本形成。

新時期水利工作的主要任務:一是夯實農田水利基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加快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在有條件的地區新建一批灌區,加強灌區末級渠系節水改造和田間工程配套,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突出抓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抗災減災能力。二是加強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完善防洪減災體系。加快大江大河大湖綜合治理,突出抓好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環節建設,“十二五”時期基本消除影響防洪安全的突出隱患。三是優化水資源配置,增強供水保障能力。建設一批骨干水源工程、江河湖庫水系連通工程、跨流域跨區域調水工程建設、中小型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大力推進中水回用和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全面提高水資源調控水平、城鄉供水保證率和應對特大干旱能力。繼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十二五”期間全面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四是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水資源節約保護。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建立水資源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五是加大水生態與環境治理力度,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重點區域水土流失防治,全面開展坡耕地綜合整治,加快建設生態清潔型小流域,積極推進水生態修復,大力發展農村水電,維持良好水生態環境。

為確保水利改革發展的順利進行,我們將采取以下政策措施:在水利投資方面,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用好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的政策,完善中央和地方水利建設基金籌集政策,健全水資源費征收使用管理制度,加強對水利建設的金融支持,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資水利。今后10年水利投資總量達到或超過6360億美元。在水利規劃方面,完善全國、流域、區域水利規劃體系,加快重點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強化水利規劃對涉水活動的管理和約束作用。在水利改革方面,加快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推行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深化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和運行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探索社會化和專業化的多種管理模式;健全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積極推進水價改革,建立健全反映水資源稀缺程度、有利于節約用水的合理水價體系。在水利法制方面,進一步完善涉水法律法規,推進水利綜合執法,打擊各類水事違法活動,維護和諧有序的良好水事秩序。在水利科技方面,健全水利科技創新體系,加強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加快水利科技實用成果的推廣轉化,全面推進水利信息化建設,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

三、中國的防汛抗旱減災工作

中國是洪澇干旱災害頻發的國家,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中國極端水旱災害事件呈現多發重發態勢,災害的突發性、異常性、不可預見性日益凸顯,一些地區連續受災、重復受災,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水旱災害防治工作,采取一系列強有力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飲水安全,最大程度減輕災害損失。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人水和諧,完善防災減災工作思路。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供水安全放在防汛抗旱工作的首位,既有效控制洪水又給洪水以出路,在保證防洪安全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洪資源;既確保居民飲水安全,又努力保障生產和生態用水。

二是堅持城鄉統籌、流域協調,健全防汛抗旱工程體系。統籌考慮流域與區域、東中西部、城市與農村以及不同行業等不同需求,正確處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開發保護等各種關系,合理安排水庫、堤防、蓄滯洪區等工程布局,最大程度發揮流域防汛抗旱工程體系的整體效用。

三是堅持預防為主、常備不懈,強化預案預報預警建設。建設了覆蓋全國的雨情、水情、旱情監測站網以及水旱災害預警預報、決策指揮系統,編制了重點地區洪水風險圖,洪水預報精度達到90%以上。縣級以上政府構建了防汛抗旱應急預案體系,沿海地區配備了臺風活動監視系統,全國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中小水庫通訊預警系統建設加快推進。

四是堅持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科學調度水利水電工程。科學調度水庫、湖泊、閘壩、河道和蓄滯洪區等骨干水利水電工程,強化水庫群和梯級水庫聯合調度,綜合采取河湖聯調、湖庫聯調、庫閘聯調等手段,統籌安排“攔、分、蓄、滯、排”各項防洪措施,防洪與蓄水相結合,在承受適當風險的情況下對洪水進行科學調度和有效利用,促進雨洪資源的綜合利用。同時充分運用“蓄、引、提、調、節”各項抗旱手段,最大程度發揮水利工程綜合調蓄作用,進一步提高防汛抗旱減災效益。

五是堅持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建立防災減災組織體系。建立了中央、流域、省、市、縣五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組建了專群結合、軍民聯動的防汛抗旱搶險救災隊伍,形成了政府統一指揮、部門協調聯動、社會廣泛參與的防汛抗旱組織體系,為贏得歷次防汛抗旱、搶險救災的勝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在防汛搶險和抗旱救災中發揮了突擊隊和生力軍作用。

六是堅持規范有序、依法防控,強化防災減災法制管理。頒布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以及防汛條例、抗旱條例、水文條例、河道管理條例等法規,建立防汛抗旱督察制度體系,防汛抗旱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依法動員社會力量、儲備防汛抗旱搶險物資,統籌運用人力、物力和財力,防汛抗旱救災的規范化、法制化進程明顯加快。

依靠上述各項工程與非工程措施,近年來,我們全面戰勝了淮河、太湖、長江、松花江等流域發生的嚴重洪澇災害,成功抗御了2009年北方冬麥區大范圍干旱、2010年西南地區特大干旱和2011年全國三次大范圍嚴重干旱,有效應對了“莫拉克”等超強臺風襲擊,重要堤防無一決口,大中型水庫無一垮壩,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女士們、先生們!

水問題事關人類生存發展和各國人民福祉。中國是世界上水情最為復雜、治水任務最為艱巨的國家之一,中國水利事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治水興水依然任重道遠。中國愿意與包括瑞士在內的世界各國和地區加強交流合作、攜手應對挑戰。瑞士在防災減災、水資源管理、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擁有許多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中國水利部與瑞士聯邦環境署有著多年的良好合作關系,高層互訪和技術交流密切,開展了形式多樣、卓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今后,希望充分發揮雙邊合作機制作用,在已有合作基礎上,繼續開拓新的合作渠道,尋找新的合作機會,把中瑞水利合作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最后,預祝研討會取得圓滿成功!祝愿中瑞水利合作取得更為豐碩的成果!祝愿瑞士和聯合國秘書長水與衛生顧問委員會各位嘉賓在華期間度過一段美好而愉快的時光!

?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进宝| 弟子规武术健身操| 一江春水向东流电影| 监狱女孩电影| 免费观看父女情深的电视剧| 张钰凰| 拔萝卜电视剧高清免费观看全集| 黄金广场| 甜蜜宝贝电影| 雨的印记钢琴谱| 38在线电影| 新家法| 新亮剑40集免费观看完整版高清| 事业编面试题库及答案| 成人一级片视频| 龙的故乡 电影| 钱月笙| 晓彤| 孙家栋的天路 电视剧| 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欧洲18一19gay同志| 抖音怎么开店卖东西| 聊斋艳谭之荷花三娘子| 颂赞诗歌| 赖小子| 妈妈的朋字韩剧| 歌曲串烧串词| 轻佻寡妇电影| 麦兆辉| 《摧花狂魔》电影| 电车男| bob hartman| 保镖1993在线观看| 韩国三级播放| 菲律宾电影泡沫| 护花使者歌词| 王者图片| 童宁电影| 电影偿还| 大场久美子| 砌生猪肉|